港都懷舊,捷運新遊

文/許以玟


高雄車站充滿人們的聚散離合回憶,是高雄市深具歷史意義的地標,隨著捷運開通,擁有歷史的高雄車站面臨全新的轉變與創新…

走在高雄臨時車站其間,眼前瀰漫著這裡早已人去樓空的景致,懸掛在高處上的紅布條標語與注意事項隨著風輕飄,清晰地告知世人~再見!高雄臨時車站。為此,我跟許多遊客、鐵道迷一同慶祝它的功成身退,也為它昔日的貢獻做見證。站在這裡許久,想像著曾經的聚散離合;柔柔微風輕拂,彷彿像是跟我互相道別,拍下幾張照片,跟臨時站說感謝,就在此別過了。

高捷新高雄車站永久站的開通啟用,讓很多高雄人振奮,雖然目前只完成約十五分之一(預計2023年完工),但這完成一半的轉運大廳還是吸引很多人一探究竟。要進入高捷高雄車站要先通過一條「風雨走廊」,走廊分了進、出兩個方向的路線,沿路兩側貼心地規劃高雄車站的誕生與遷移等老故事老照片。

高雄臨時車站將走入歷史

隨著高雄鐵路地下化工程第一階段的完工,已使用10多年的高雄臨時車站也將隨之拆除,走入歷史。

高雄火車站興建於1940年,落成於1941年,乃因應經濟與市區發展需要,以及日人南進策略而建。這座火車站是日治時代於台灣西部最後一個完成的火車站,因此擁有其他車站無法比擬的特色。內部採西式格局的挑高設計,優雅氣派兼具;在外觀上,採用日本大寺廟或貴族專用、擁有中國唐代風味的「唐博風」屋頂,其型似皇帝之帽,因此又被稱為「帝冠式」建築。在它落成當時,四周都是稻田,三層樓高的建築遠遠就能望見,而正面興建有當時高雄市最寬的馬路「昭和通」(現中山路),以及東西向的「高風路」(現建國路)。

隨著交通新時代來臨,高雄市區鐵路地下化工程展開,高雄火車站終於卸下重擔,於2002年3月27日發出最後一班列車,自此不再擔負運輸的工作。在新車站規劃興建時,原本要被拆除的高雄車站,在全體市民及市府的強力要求下,這座「帝冠式」建築被保留下來。2002年8月16日啟動高雄火車站保存遷移計畫,重達2500噸的火車站站體以「總掘工法」、有如穿上溜冰鞋向東南搬遷82.6公尺,創國內首度以此工法平移建築的紀錄。在高雄市民的眼中,日本軍國主義的帝冠象徵早已不復存在,有的只是代表故鄉高雄的象徵與共同的記憶。

「風雨走廊」除了車站建築的介紹,也紀錄不少早期手寫火車時刻表與地圖等相關事項,時間早已停止在許久以前,上面的字跡就像是曾經滄海桑田所刻劃的痕跡。欣賞著這些陪伴高雄車站繁華歲月的老照片,見證旅人的離開與遊子的歸來,高雄火車站雖然功成,身卻不退,從啟用至搬遷六十年的歲月雖然不算真正長,然而高雄火車站在歷史定位、建築美學以及市民共同情感等文化層面上,卻有著重要的意義。

高雄車站-風雨走廊

風雨走廊分進、出兩個方向的路線,沿路規劃高雄車站的誕生與遷移等老故事老照片。

高雄車站第一階段工程已完工,走到「風雨走廊」的底端就可以看到新車站的站體屋頂。已完工的新車站大廳挑高開闊,具現代感,天棚使用半鑲嵌的橢圓形燈,像純白雲朵,美麗的景觀吸引許多人在這裡拍照。

高雄車站全景

已完工的新車站大廳挑高開闊,具現代感,天棚使用半鑲嵌的橢圓形燈,像純白雲朵。白天光線由天窗或挑空的天棚自然流洩,創造一個明亮潔淨的寬敞公共空間。

由荷蘭建築團隊操刀的高雄新車站,不同於過去傳統車站的設計,以「高雄之心」的概念出發,以自然生態及複層廣場開放空間,設計淨高6公尺以上大型景觀綠化天棚,讓車站站區就是美麗的景觀公園。從「下沉式廣場」的地下一層車站大廳,抬頭仰望,頂棚是由傳統廟埕燈籠轉化而來的拱頂照明,和片片輕盈白色雲朵天花。白天光線由天窗或挑空的天棚自然流洩,創造一個明亮潔淨的寬敞公共空間。

高雄車站

高雄新車站一隅

根據荷蘭建築團隊公布的模擬圖,預計2023年全部完工的車站充滿綠色建築概念,令人期待。新車站結合火車站、客運轉運站、公車轉運站、捷運車站等功能,並規劃出計程車、自行車道,該建築除了保障地下交通功能的運作,也兼顧了人們在地面上生活機能的提升。

鐵路的興築與城市的發展息息相關,高雄每一個火車站都標誌著高雄市向前發展的歷史軌跡。2018年10月14日高雄鐵路地下化正式通車,新的車站展現新的意象,成為高雄新地標。日後(預計2020年)會將日式老車站移回車站的中軸線,形塑新車站環抱老車站的歷史傳承氛圍。我們能做的除了留下歷史性的舊車站,強調承先啟後的延續性,更能一同見證這世紀工程,跟著高雄車站一起邁開大步,走向下一個新世紀。

 

原文刊載於《雲朗‧品味》2018 冬季號 Vol.53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