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波羅與東方之行

文/作仁


馬可‧波羅可能是世界上最知名的威尼斯人,也是曾經到絲路旅行最有名的歐洲人。就他一人便提高了歐洲人對中國的莫大興趣,而他當然不是這段漫長而蠻荒跋涉到東方旅程的第一個人。
歷史最早記載西元166年,從西方踏上絲路到中國的人是自稱來自『大秦』的特使,在中國當時所知的世界裡,『大秦』是最遠的西方國家,後來『大秦』就被中國稱呼為羅馬帝國。由於這位特使帶給漢朝的禮物都是典型的東南亞產品,如象牙和犀牛角,所以中國歷史學家相信他是個騙子,目的只是想取得漢朝邊防部隊所核發的貿易特許。

其後幾個有記載從西方到東方的旅行家,是教宗英諾森四世(Pope Innocent IV)派到蒙古帝國向大可汗忽必烈進貢的特使。之所以派遣他們,是因為波蘭、捷克、日爾曼和十字軍的歐洲聯軍在1241年的列格尼卡戰役(Battle of Legnica)中,遭到強大的蒙古軍隊挫敗,他們的任務是希望透過談判,讓蒙古軍隊停止入侵歐洲,並尋求和蒙古結盟以共同對抗伊斯蘭帶給巴勒斯坦聖地(the Holy Land)的威脅。這四位教宗的密使是分別派出的,其中三位在1245年、一位在1253年。前三人分別是方濟各會修士柏郎嘉賓(Giovanni da Pian del Carpine),他來自接近義大利佩魯賈(Perugia)的馬焦內(Magione)地方;來自倫巴第(Lombardy)天主教道明會的托缽修士阿瑟蘭(Ascelin);和法國道明會教士安德烈‧隆格瑞莫(Andre de Longjumeau)。1253年的第四位是佛拉芒語系(Flemish)方濟各會修士威廉‧盧布魯克(William of Rubruck)。盧布魯克也受法王路易九世之命,帶領教會特使團希望勸說韃靼人(Tartars)改信天主教,他長途跋涉抵達東方後,於1255年8月15日回到十字軍創建的的黎波里王國(Crusader State of Tripoli)。他向路易九世提出一份長達40個章節詳盡而確實的報告,此乃中世紀旅遊文獻的代表作品。但這本書直到1839年才出版,所以當時並不像馬可‧波羅的著作『世界真奇妙(Book of the Marvels of the World)或稱馬可‧波羅遊記(The Travels of Marco Polo)』那樣家喻戶曉。馬可‧波羅的書是在1300年出版,而且立刻成為歐洲的暢銷書。

馬可‧波羅出身於威尼斯的商人家庭,他們在君士坦丁堡經商;但也另有一說,指波羅家族是起源於達爾馬提亞海岸(Dalmatia)的貴族。1261年,威尼斯的頭號敵人熱那亞(Genovese)為幫米海爾八世(Michael VIII Palaiologos,亦稱約翰八世)撐腰讓他當上拜占庭國王,放火把君士坦丁堡的威尼斯人區燒毀,馬可‧波羅的父親尼科洛(Niccolo Polo)和長子馬費奧(Maffeo)就逃到他們曾經做生意的克里米亞,不料碰上當地一場區域內戰,讓他們決定回家,並繞遠路到東方以避開戰爭。行經布哈拉(Bukhara,即今日烏茲別克的城市),波羅一家遇上大可汗忽必烈的大使,這位蒙古大使因考量大可汗沒見過威尼斯人,就遊說波羅一家人跟著他一路往東走,波羅也同意了。1266年,他們到達『大都』(今之北京),時為蒙古人設立的元朝首都所在地,他們晉見了忽必烈大汗,可汗要求波羅家族將他的私人信函帶回去轉達教宗克萊蒙特四世(Pope Clement IV),請教宗把100名通曉博雅教育(Seven Arts,七藝)且信奉基督教的學者,以及耶路撒冷聖墓教堂(the Holy Sepulchre)的聖油送來大都。波羅同意,並獲忽必烈御賜旅行金牌護駕,上面同時用中文和蒙古文刻了:『奉永世天朝神力,可汗聖名欽此。凡不予尊崇禮遇者處死!(By the strength of the eternal Heaven, holy be the Khan’s name. Let him that pay him not reverence be killed.)』。此一返鄉行程仍然花了馬可‧波羅三年多的時間,當他們抵達地中海東岸,教宗克萊蒙特四世已在1268年逝世,而在繼任教宗成功選出前仍有漫長的聖位懸缺期(sede vacante)。於是當時教宗派在埃及的使節西奧博爾德‧維斯康蒂(Theobald Visconti,後成為教宗額我略十世)勸他們先回家,他們終在1269年回到威尼斯。

1271年,馬可‧波羅17歲,和他父親尼科洛及大哥馬費奧啟程回去遠東,隨身攜帶了新教宗格雷戈里十世(Gregory X,即額我略十世)準備的貴重禮物。他們首先航行到以色列北部的艾可港(Acre),再換騎駱駝到波斯灣的港口荷莫茲(Hormuz)。波羅一家人原想一路坐船到中國,但發覺所有的船隻都不是真的適合大海洋航行,所以決定改採陸路旅行。在東向的旅途中,他們攀越了世界最高的帕米爾高原,這也是西方人第一次知道這個地名。他們繞過塔克拉瑪干(Taklamakan)沙漠,並橫越戈壁大沙漠,波羅一家人從絲路終點的城市敦煌進入中國,而這個位在中國西南方的入口城市,當時就已經有了莫高石窟的佛像和壁畫。1275年5月,波羅一家抵達元世祖忽必烈可汗的舊都『上都(Shang-tu)』,也是元朝夏宮所在地,波羅一家人最後再到達元朝的朝廷,遞交耶路撒冷的聖油和教宗親筆信給元世祖。當時,馬可‧波羅已經21歲了。

馬可‧波羅懂得四國語言,他的家族也有東西方兩個世界和東西間旅行路線上的許多知識,這對忽必烈非常有用。馬可‧波羅隨後被忽必烈指派到樞密院(Privy Council)任職,曾到揚州擔任稅吏長達3年,揚州是中國大運河的所在地,他在元帝國內到處旅行,南邊最遠到達緬甸和孟加拉灣。他愛上了杭州,因為當地有許多運河就像他的家鄉威尼斯一樣。馬可‧波羅在元朝朝廷服務了17年,波羅這一家人開始擔心忽必烈的健康,擔憂他一旦離世,他們在中國累積的巨大財富可能無法運回家鄉,最後,他們獲得大可汗的同意,由他們護送蒙古公主下嫁波斯王子的陪嫁車隊才得以返鄉。

回家的海上行程花了兩年時間,從中國南海到蘇門答臘再到印度洋,他們最後橫越阿拉伯海回到荷莫茲。他們在波斯路上聽到忽必烈的死訊,但他們有忽必烈可汗的旅行金牌保護著,他們繼續走海路回家,從荷莫茲經過君士坦丁堡,並在1295年冬天返抵家門。
回家三年後,馬可‧波羅加入威尼斯軍隊和敵人熱那亞(Genova)作戰。他在戰爭中被俘,被關在熱那亞監獄一年,並在獄中和來自比薩的魯斯提契洛(Rustichello of Pisa) 獄友共同撰寫有關他旅行所見所聞。這本書出版後成為中世紀最暢銷的書之一;然而這本書也被戲稱是Il Milione,即百萬謊言(The Million Lies),而馬可‧波羅因為沒有人相信他的故事是真的,也以馬可百萬(Marco Milion)而聞名。後來有許多的中國歷史學家也把馬可‧波羅的書貶為虛構故事,因此波羅一家人的名字從來沒有在帝國的年表(元史)上出現過,反而是一些重要性較低的外國訪客榜上有名。雖然馬可‧波羅不懂中文,在他的書裡從來沒有提到過筷子,也從未提過他穿越的中國萬里長城,但他的書在一個世紀後,仍讓哥倫布(Christopher Columbus)和航海家亨利(Henry the Navigator)等這些探險家們讀得津津有味。

沒有人知道馬可‧波羅是不是真正到過中國,但在他的書中有『拿石頭當木材燒』、『他們喝馬奶酒』、『雞血石和綠寶石的石頭』、『把石棉布丟到火裡清洗』、和『紙鈔』…等的記載,許多他書中所寫的旅行生活和物品的細節對當時的西方人其實相當陌生。他不是歷史學家,卻也能寫出大可汗的宮廷生活、蒙古帝國的興起和在大草原上的生活,他對一些事件和當時地方傳統及習俗的說明,仍然被今天的歷史學家用來增進他們對歷史事件和當時地方文化的了解。

不論真假,馬可‧波羅的書仍然是最偉大的旅行遊記之一。按照馬可‧波羅自己的說法:『沒有其他人,不管是基督徒或撒拉森人(Saracen),蒙古人或異教徒,可以比得上馬可‧波羅這位尼科洛‧波羅之子與威尼斯市偉大而尊貴的公民,曾經這麼深入地探索過這個世界。』

 

原文刊載於《雲朗‧品味》2018 夏季號 Vol.51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