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拾皆為藝術的城市博物館

在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歐洲的藝術發展已達巔峰,歷史上許多偉大的藝術家和大量的世界文化珍藏都來自那個輝煌年代。在義大利城邦(City States)興起的人文主義啟動了文藝復興,同一時間因為科學的進展,人們也對物質宇宙提出不同的看法。新的科技、新大陸和新天文學一一被發現,從而導致新哲學、新文學和新藝術的蓬勃發展。新風格的繪畫和雕刻也在十四世紀義大利的巨大蛻變下展露頭角,並在十六世紀初大放異彩。

文藝復興藝術的基礎乃建立於古羅馬的藝術遺產之上,拜人文主義哲學之賜而脫胎換骨。佛羅倫斯畫派畫家一開始嘗試運用三度空間的表達法,這是一種栩栩如生、近乎自然的畫法,那些在北義大利教堂的小講堂和浸禮堂中所發現的畫作就屬此法。很快地,文藝復興的藝術家發現他們不再滿足於因菲利波‧內萊斯基、多那太羅和萊昂‧阿爾伯蒂(Filippo Brunelleschi, Donatello and Leon Battista Alberti)而得名的線性透視(Linear Perspective)畫法或自然畫派的藝術,藝術作品於是從線性透視法轉變成透視收縮法(Foreshortening),即創造出有深度視感幻覺的畫法;再變成渲染層次法或暈塗法(Sfumato),暈塗法是達文西所發明的一種把明顯輪廓模糊化並柔和化的畫法;再到明暗法 (Chiaroscuro),也就是使用強烈明暗對比畫法的繪圖方法。在這個具有爆發性的世紀裡,藝術變動極為劇烈。

在文藝復興鼎盛時期,有兩個大相逕庭的藝術派別:形式主義畫派(Mannerism)和威尼斯畫派(Venetian),兩者都是十七、十八世紀巴洛克藝術之前的主流藝術。形式主義畫派希望跳脫和達文西、拉斐爾以及米開朗基羅早期作品有關的和諧理念。如龐托姆、羅索‧菲奧倫蒂諾、亞力山德羅、丁托列托(Jacopo da Pontormo, Rosso Fiorentino, Alessandro and Tintoretto)…等這些知名的形式主義畫家都希望在構圖中表現張力和不安定性,而不是均衡和清晰。這從米開朗基羅在西斯汀大教堂(Sistine Chapel)祭壇牆壁上的作品『最後審判』(Last Judgement)最能看出端倪。

威尼斯畫派是文藝復興時期另一個特殊且有影響力的運動。他們喜歡色彩而非線條、愛好和諧而非對比,這和形式主義畫派明顯不同。一般公推雅科波‧貝利尼(Jacopo Bellini)為威尼斯畫派的創始人。貝利尼的基本繪畫技巧是向佛羅倫斯的一些大師取經,後來到比利時的布魯日(Bruges)旅遊,才接觸到在帆布上作油畫,而帆布上的油畫是永遠改變威尼斯繪畫藝術的最新式媒介。

貝利尼和他的兒子們都是偉大的畫家。威尼斯畫派有兩幅名畫是雅科波‧貝利尼的兒子真蒂萊(Gentile)畫的:『十字架真跡在聖‧馬可廣場的遊行(The Procession of the True Cross in Piazza San Marco)』和『十字架真跡的遺物在聖‧羅倫佐大橋重現(The Recovery of the Relic of the True Cross at the Bridge of San Lorenzo)』,這兩幅畫顯示出威尼斯畫派敘事性畫風(Narrative Style)和其他佛羅倫斯畫家的差異。這兩幅十五世紀的畫作中,畫滿了人物、事件、和當時實體的橋樑,而不是想像中的理想傳統的建築物或形象。在總督府宮廷(Ducal Palace)的畫作中,畫的都是威尼斯不同的機構建築和人民。而和當時歐洲的其它地方也很不一樣的是,威尼斯人都很謹慎,永遠不會過度頌揚任何的個人。今天兩幅畫作都收藏在威尼斯的學院畫廊(Accademia Gallery)中。

吉奧喬尼和提香(Giorgione & Titian)這兩位名畫家也都曾在貝利尼的畫室中當學徒。威尼斯派畫法是用色彩去啟發並創造畫作的統一性。亮麗的顏色、有氛圍的霧霾、簡單勾勒前後連貫的人物全都是要畫出畫作的平靜和莊嚴感。威尼斯畫派的作品被認為是比較重視感官的愉悅,也比較詩情畫意;而佛羅倫斯畫派及古羅馬傳統畫派則較偏重知性。

所有文藝復興時期藝術文物對後世的藝術、文學和音樂都有重大的影響,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對今日政府形式和社會亦然。文藝復興藝術致力於擷取個人的經驗,以及自然界的美麗與奧秘,它早就預告了現今人類共同的社會價值、個人主義及對自然的重視。

威尼斯擁有許多文藝復興時期留傳下來的藝術作品,也有許多威尼斯歷史上不同時期的偉大藝術創作。威尼斯不僅收藏了世界上最大的中古歐洲馬賽克藝術 (Mosaics Art),更有今日世界最大的油畫作品。今天,威尼斯不僅是一個活力充沛、動能十足的城市,她同時也是一座博物館。不管你走到威尼斯的任何地方、也不管你舉目望向何方,你都會看到悠久的歷史和俯拾皆是的美麗!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