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與明日的交界:新遊舊地大稻埕

文/胡馨

台北,這個聚集外地學子、勞工與遊客的大都市,無論白天或夜晚,都閃耀著現代化的光芒與霸氣。逢年過節,遊子返鄉,原本繁忙熱鬧的台北市,瞬間變得冷冷清清。好多人覺得大城市冰冷無情,沒有歷史、不像家;但其實,老台北當然也有屬於自己的年少輕狂。有些歷史痕跡,停在當年的風華絕代;而有些,仍繼續陪伴著台北人一起成長,就像淡水河畔的新興文藝集散地——大稻埕。

大稻埕的青春少年時

如同我們的青春期,大稻埕也曾有過一段叛逆時光。開發大稻埕的同安人,先在艋舺與三邑人打了一架後,「大稻埕」這個名號,才開始在北台灣響叮噹的。

人人都聽過「一府二鹿三艋舺」這句諺語,是形容台灣政經中心遷移最貼切的說法。一百六十多年前,當大稻埕還尚未開化的時候,艋舺早已開始做起大生意,成為北台灣最重要的港口與商聚地了。

19世紀開始,艋舺移民逐漸增多,資源的分配也愈來愈緊張,再加上族群間所屬的信仰圈不同,埋下了衝突的導火線。最後,「下郊」同安人與「頂郊」三邑人,為了爭奪艋舺港頭泊船權利,在1853年發生「頂下郊拚」械鬥事件。事件之後,同安人把信奉的霞海城隍神像,攜至大稻埕另闢地盤,大稻埕一地才得以開發。

不久之後,由於艋舺港泥沙淤積嚴重,船隻不好停靠,反而改至鄰近淡水河的大稻埕泊船,於是大稻埕逐漸取代艋舺,成為北台灣的重要商聚地。1860年淡水開港,大稻埕進一步變成物資集散中心,開始進行以茶葉、布料為主的貿易。

艋舺緩緩老去,而此時大稻埕才正在成長壯大,成為台北市最早洋化的地區之一。

「留舊佈新」,讓大稻埕舊街區滿血復活

二戰後,大稻埕碼頭也由於河沙淤積問題,逐漸失去港口功能;而此時台北市開始向東發展,大稻埕就這麼變成了台北市外圍的老舊城區。

當所有人都以為大稻埕終將步入沒落之際,在幾年前,有一些在地新創品牌,開始進駐大稻埕的百年街區,默默發芽,嶄露頭角。隱身巷弄及古屋的喫茶店、食堂、小酒館,還有南北貨與書店,讓整個城區活了起來,成為台北最「摩登」的一角。

除了商家之外,大稻埕也成為述說舊台北歷史的最佳地點。由於古蹟多、保存也十分良好,許多政治建物或老宅,如曾為臺北北警察署的「新文化運動博物館」與擁有超過85年歷史的「新芳春茶行」,便順勢轉化為博物館或常態展覽空間,收藏專屬於台灣的文化與歷史紀錄。

新芳春茶行

大稻埕內,那些可愛又迷人的老派角落

散步在大稻埕裏,每段路都有屬於自己的懷舊氣味。永樂市場裏的魚肉乾貨味、樓上布市的老舊冷氣味;迪化街上飄出的茶香與蜜餞香,或是碼頭旁河水的氣味,每一種都既熟悉又獨特,勾勒出老台北昔日繁華的容貌。

現在的大稻埕看來新潮,但若你問在地居民最喜歡、最熟悉的味道是什麼呢?他們會很可愛地回答你,巷子裏那間俗稱「賣麵炎仔」的金泉小吃店,他們家的紅燒肉吃都吃不膩;或者是永樂市場旁的那幾個小攤子,臭豆腐、麵線羹都好吃;天氣熱走一走渴了,就去吃霞海城隍廟斜對面那家杏仁冰,Q彈綿密的杏仁凍,配上綿密的甜豆泥與清冰,吃一口馬上消暑。

夜深了,傳統店家與早市日落而息,就輪到舊屋內的酒吧與深夜咖啡廳登場了。陳舊的屋框內,透出微微鵝黃色的亮光,循光走去,坐下來靜靜喝一杯,享受老城市睡著後的安寧與靜謐。

杏仁冰

這些老派角落,浪漫得令人駐足,不願太早離去。

大稻埕宛如舊時代與新時空交疊的接界,在這個城區裏,曾經盛裝民初時期繁盛榮華的老式建築,保留了當時的台北庶民記憶,並繼續記錄現代台北的生活剪影,迸發出韌實的生命力。

原文刊載於《雲朗‧品味》2020 秋季號 Vol.60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