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刀叉吃出高雅與文化 淺論刀叉禮儀

文/Julie Chang

不是只有博物館中陳列的展品才是有歷史及文化價值,歷史與文化是人類生活點滴的累積,它看似簡單的餐具,也能探究挖掘出不平凡的故事。

在國外求學期間,每到晚飯時喧鬧的飯廳中,總會擠滿來自世界各地的同學,各自用著自己習慣的方式飽啖一頓。有持鐵扁筷走到哪都自備泡菜的韓國人,也有用尖圓筷捧著碗吃飯的日本人,還有不吃豬肉的回教徒…,每種飲食方式都有其獨特的歷史及文化背景,代表西方餐桌禮儀的刀叉當然也有它的特別故事。

歐洲美國刀叉禮儀的區別
細心的人可能會發覺美國人使用刀、叉的方式與歐洲人有所區別。大部份歐洲人都是以左手拿叉,右手持刀,叉子的尖頭朝下的方式取食,一旦食物被切割成可一口食用的大小,就直接用左手的叉子餵入口中。歐式的刀叉禮儀,在飲食過程中雙手手掌全程持握刀、叉手柄,因此又有人將其暱稱為「hidden handle」,也就是「隱藏手柄」的意思。

美式刀叉禮儀在初期的刀叉持拿上與歐式相同,但在切割食物後,刀會被放於盤上,叉子從左手轉移到右手,叉尖朝上取拿食物餵入口中,其後再將叉子自右手轉移到左手,用右手拿起盤上餐刀,再進行下一口食物的切割,重複進行。如此刀、叉左右來回使用的方式被稱為「zig-zag method」, 也就是「交叉模式」的意思。

言至此,很多人可能會問,美國人為什麼會有與歐洲人相異的刀叉禮儀?美國人為什麼要發展出如此相對複雜的飲食習慣呢?這就要從刀、叉的歷史以及其文化背景說起。

17 世紀,叉子的使用在法國日漸盛行,使得原本在餐桌上必用的尖頭刀不再具有功能性,因此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於 1669 年,下令禁止製造與使用尖頭刀,開始強制推行使用鈍頭刀,此改變逐漸影響了歐洲其他諸國,甚至影響到遠在美洲的殖民地。

歷史與文化是人類生活點滴的累績

相較於講究餐桌禮儀的歐洲,17 世紀末 18 世紀初的北美殖民地物資缺乏,新潮的叉子被視為奢侈品。當時麻薩諸塞州殖民地總督 John Winthrop (1588-1649)就曾擁有過一隻叉子,這是目前文獻上可追溯到最早抵達北美的叉子,也很可能是美洲的第一隻叉子,至於其是否曾被使用於餐桌上,許多史學家都對此抱有懷疑。

作為民生必須品的餐刀,因受法國禁令影響,此時成了已失去叉取功能的鈍頭餐刀,無法像尖頭刀一樣,同時滿足切割與取食的雙重需求,北美殖民地的新殖民開始用左手拿湯匙、右手持刀的方式來進食。因為湯匙沒有叉取功能,而大部份的人又是右撇子,食物被切割為適當大小後,放下鈍頭餐刀,湯匙自左手轉移到右手,朝上取食餵入口中。此方式是否有些耳熟呢?沒錯,這就是現在美式刀叉禮儀的起源。雖然在 1760 年後,叉子開始在北美盛行,但當地的飲食習慣還是延續了之前使用湯匙時的傳統,造就了其特殊的「交叉模式」!

很多人曾問我,「學歷史有什麼用?過去了不就是過去了?人不是應該放眼未來?」但沒有過去何來未來?不是只有博物館中陳列的展品才是歷史及文化價值,歷史與文化本就是人類生活點滴的累積,隨時圍繞在你我身邊,只要用心去觀察,生活中處處有故事、時時有驚喜,簡單的餐具也能有不平凡的故事!

食器字典
湯匙
匙,㮛、鍉、堤,又可稱為湯匙、勺或勺子,是一種日常生活中常見,結構簡單實用,歷史悠久的餐具。根據推論是演化自石器時期原始人就地取材,用貝殼、獸骨以及木片,所做成的進食器具。匙的使用遍及世界各地,在古印度、埃及、希臘、 羅馬以及中國文明皆有發現。
其英文名稱「spoon」原自於盎格鲁-撒克遜語(使用於 5 到 12 世紀)中的「spon」一字,意思是木頭薄片。而希臘文「κουτλι」與拉丁文「cochlear」中的匙,則原自蝸牛殼「cochlear」一字。
漢字中所用的「匙」是一個形聲字,《文解字》中提到:「匙,匕也。從匕,是聲。」東漢末年學者蘇林注《漢書》也提及:「北方人名匕曰匙。」「匕」一字在甲骨文中出現,其長柄帶刃的特徵,本意為可舀可切的餐具。
與「匙」不同「勺」字的構成原自於六書中的象形。甲骨文的「勺」是一個盛有食物的長柄盛具,《文解字》中解釋為:「挹取也。象形,中有實,與包同意。」由此可見早期的「匙」與「勺」只有定義上的不同,經過時間的流逝,許多的細即早已不復存在。

叉子
絕大多數人想到叉子,第一個想到的是西餐使用的餐具,但叉子真的源自於西方嗎?其實並不然!在位於甘肅的新石器時期的齊家文化(西元前 2500 年 – 西元前 1500 年)遺址中,就有挖掘到當時所使用的三齒骨叉。在其他古文明如埃及,也有相似的發現。
那歐洲是什麼時候才開始在用餐時使用叉子呢?根據史料,西元 1005 年拜占庭公主 Maria Argyropoulina 在下嫁威尼斯公爵時,將叉子帶進歐洲。但當時的歐洲人並不欣賞這種,「新潮」的用餐方式,羅馬教會甚至公開譴責叉子的使用,認為它是對上帝創建的「自然叉」 – 手指的污辱。
因為教庭的譴責與叉子的過於講究,叉子在傳進歐洲後數百年才開始在貴族間盛行。先是義大利,再是 17 世紀的法國皇室,北歐的使用又更晚。

筷子
中華文化緣遠流長,但許多我們今日認為歷史悠遠的風俗民情、飲食習慣,追溯起來常常不過數百年的歷史,其中筷子的名稱便是其一。
筷子始於中國,古稱「箸」、「櫡」或「筯」,確切的發明時間已無可考,自古字從竹從木的結構來看,最早的筷子應多為竹、木材質,而古時「者」又通「煮」,因此可推論筷子的發明是為了方便烹調,取拿燙熱熟食。
目前找到筷子最早的紀錄出現於約西元前 1200年,《韓非子 喻老》一文中商紂王所使用的象牙筷:「昔者紂為象櫡,而箕子怖。」自此「箸」、「筯」的兼用維持了上千餘年,直至明朝,江南漁民因賴以為生的木船最怕「蛀」蟲與停「住」,因而忌諱「箸」名稱的使用,甚至反其道而行,將「箸」改為「快」。
「快」的使用雖在民間流傳,但一直未受到官方認可,因此《康熙字典》中只見「箸」而未見「筷」。但民間用語漸漸帶動風潮,《紅樓夢》中史太君兩宴大觀園時便曾在同段中,將「箸」、「筯」、「快」交替使用。
新意的「快」逐漸取代了千年古稱「箸」,後來又應其材質多為竹,而在「快」字上加上竹字頭,創造了全新漢字「筷」,也造就今日的用字、用語。

原文刊載於《旅韻墨彩》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