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區重生 風華再現

文/賴映汝

充滿年味且剛落幕的臺北燈節至今已有20年的歷史,過去曾在中正紀念堂、國父紀念館、花博園區舉辦,2017年首度移師北門、中華路一段,以開放式場區增加民眾互動參與,讓造訪的國內外旅客,對西區留下了深刻印象。主燈區設在西門紅樓廣場,以親近古蹟感受文化之美,訴說了許多屬於臺北西區的光榮歷史和故事,同時結合西門街廓特色,打造一場結合城市美學與影音藝術的跨界大秀,一場全新體驗的台北燈節讓國內外遊客開始聚焦西區風華。

除了近期政府推動的「西區門戶計畫」,讓臺北車站地區不再僅是轉運樞紐,透過恢復北門、鐵道文化等歷史意象,將臺北市打造為友善的門戶空間。而早在2016年十月舉辦的白晝之夜活動,便是一系列西區風華再現的前導巡禮,藉由白晝之夜讓過去的地景跨越時空,透過藝術展現出臺北的傳統與都會之美。舊城再生是象徵對臺北歷史根源的正視與尊重,臺北車站周邊存在著臺北城從清朝、日治時期迄今豐富的歷史資產,其中,在中華路上的故事必須從北門開始,將北門周邊及鄰近的古蹟區域,打造為古蹟觀光廊帶,更能再現臺北城的歷史魅力!

早期著重在東區發展,如今舊城再生是永續發展的趨勢,我們可以透過北門延平南路至中山堂、西門町等路徑,以城市步道小旅行的輕鬆方式,回顧歷史古蹟所展現城裡城外的風華。

首先要提到的是臺北府城門,分別是東門(景福門)、西門(寶成門)、南門(麗正門)、小南門(重熙門)、北門(承恩門),共五座。北門是臺北府城五座城門中,唯一至今仍保有原貌且充分展現清代風格,又稱承恩門,取意「承接天恩」之意而得名。另外值得一提的便是西門,正式名稱為寶成門,由於連結艋舺商圈,因此取「寶物成就」之意,盼維持艋舺的流通興旺而得名,也是台北城五個城門裡面最華麗的城門。西門成為台北城五個城門裡面,唯一被拆除殆盡的,目前舊址設有「西門印象」裝置藝術和「寶成門舊址」 石碑,以供民眾認識西門的歷史點滴。當中為何獨獨在南面城牆另興建小南門,有一說是因為此座城門的位置緊鄰新店溪,具有防禦需要;另一說則是相傳為板橋富賈家族為了避開艋舺的泉州勢力,方便出入臺北城所捐建,不論哪一說法,老城門永遠有訴說不完的舊歷史故事,令人玩味。


沿著北門周遭還有帶點巴洛克風與古典建築之美的臺北郵局,他的前身是劉銘傳所創建的「郵政總局」,臺灣早在二十世紀初就有一座木造的郵局,後來改建為鋼筋水泥大樓後,臺北郵局也循此復古樣式,採用古典色彩,唯有入口處的半圓拱廊,在光復後被拆除。其中二、三樓由四組對柱連貫撐起,融合埃及棕櫚葉及希臘「科林斯」柱式風格,上下連成一體,整體設計顯的非常特別,外牆貼上的褐色面磚產自北投窯場,這是1930年代臺灣近代建築所廣為運用的建材。

已有八十多年歷史的臺北郵局未來也即將變身為「中華郵政塔」,引進飯店、文創商場、大學及商辦等多元使用,郵局古蹟則保留改為郵政博物館,台北西區翻轉的亮眼新地標未來將非它莫屬。另外鄰近周邊的撫臺街洋樓,是臺北府城內少數僅存的日治時代之商用建築古蹟之一,是日治初期獨棟式的洋式店鋪,當地人因其外觀,稱之為「石頭厝」,或稱「大和町洋樓」。建物本體為石(唭哩岸石)木混合構造,規模雖不大,但彌足珍貴,由於左右並沒有相鄰連接的建築物,有別於一般常見的連棟式街屋建築。其外觀上最大的特徵,即是在立面上的陡斜屋頂與屋頂突出之老虎窗型式與石造拱廊柱,讓整個建物彷彿充斥著歐洲貴族氣息般的氣氛。


沿著西區的文史散步路徑,位於臺北市中正區延平南路的中山堂,舊稱臺北公會堂,是當時最大一座專為舉辦活動設計的公共建築,落成於日治時期1936年,為日本知名建築家井手薰的作品。1945年更名為臺北中山堂,1992年該建築被認定為國家二級古蹟,採取臺灣難得一見的中東阿拉伯拱窗及臺灣陶瓦為特色,同時運用北投窯場面磚貼出變化的花紋為其獨家設計。靠近中山堂則有另一臺北市市定古蹟「合作金庫銀行城內分行」,初為「臺北信用組合」所使用,建於日治時期昭和2年,是衡陽路上眾多歷史建物中,保存得較為完善且目前仍執行其原本用途者。樓高三層,外牆以紅色面磚搭配洗石子裝飾,主入口的騎樓挑高二樓,左右兩側立有一對拜占庭式柱頭圓柱,圓拱窗仿「文藝復興」風格,中間上方的三個圓拱窗設有橢圓形陽台,屋簷口並立有一對石製貓頭鷹,貓頭鷹在希臘神話中是智慧的象徵,又是夜行性動物,故此裝飾具有「張大銳眼守護顧客財產」之意,其象徵精神不禁讓人會心一笑。


臺北西區正以新面貌重生,還有許多未道盡的歷史景點有待大家行腳發現,在老傳統與新創意相互激盪下,全新的時代背景、空間記憶都可以感受極具歷史感的土地溫度,遊臺北西區已經成為最時尚的事,一頁頁的西區風華,將會是充滿驚喜的文化旅程

下一篇文章